|
春山居 / 作者:于鵠 |
獨來多任性,惟與白云期。
深處花開盡,遲眠人不知。
水流山暗處,風起月明時。
望見南峰近,年年懶更移。
|
|
春山居解釋: 《春山居》是唐代詩人于鵠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來到這里,時常放縱自我,只與白云為伴。
深山幽谷中的花朵已經盛開完畢,我才慢慢入眠,無人知曉。
溪水奔流,山林陰暗處,當風吹起,月光明亮。
眺望著南面的山峰漸近,年復一年,我懶得再改變位置。
詩意:
《春山居》以描繪詩人獨自居住在春山之間的情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隨性而來的生活態(tài)度和與自然的親近。詩中通過描述春山的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傳達了一種追求自由、無拘無束的精神境界。詩人選擇與白云為伴,與大自然為友,與世俗的紛擾保持距離,以尋找內心的寧靜和自我滿足。
賞析:
《春山居》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山居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隨性而生的向往。詩中的“獨來多任性,惟與白云期”表明詩人獨自來到這里,常常隨心所欲,只與白云作伴,尋求心靈的寄托和安寧。
詩中的“深處花開盡,遲眠人不知”描繪了詩人深山中的生活環(huán)境,山谷中的花朵已經盛開完畢,詩人才慢慢入眠,沒有人知道他的生活狀態(tài)。這一描寫凸顯了詩人與塵世的分離和追求寧靜的心態(tài)。
詩中的“水流山暗處,風起月明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流動的溪水,陰暗的山林,微風拂過,明亮的月光下,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
最后兩句“望見南峰近,年年懶更移”,表達了詩人對于固守山居的態(tài)度。詩人望著南方的山峰漸漸靠近,卻選擇年復一年地懶得再改變位置,表明他對于寧靜自在的追求,不愿為外界的變化所動搖。
總體而言,《春山居》通過簡潔而深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獨自居住于春山之間的生活景象,表達了對自由自在、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它倡導人們遠離塵囂,與自然親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