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殘春 / 作者:劉滄 |
楊花漠漠暗長堤,春盡人愁鳥又啼。
鬢發近來生處白,家園幾向夢中迷。
霏微遠樹荒郊外,牢落空城夕照西。
唯有年光堪自惜,不勝煙草日萋萋。
|
|
對殘春解釋: 《對殘春》是唐代劉滄創作的一首詩,形式為五言律詩。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快要結束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惜別之情。
詩中的楊花漠漠暗長堤,春盡人愁鳥又啼,展現出春天臨近結束時的景象,楊花飄飄,長堤上彌漫著一片昏暗的氛圍。人們感到春天的結束帶來了憂愁,而鳥兒也在鳴叫著,仿佛在對春天的離去表達不舍之情。
下闋的鬢發近來生處白,家園幾向夢中迷,詩中描寫了自己鬢發的白發增多,表明時間的流逝,歲月的磨礪已經在作者的身上留下了印記。家園也隱隱間有了迷茫之感,使得作者陷入了一種迷惘的狀態。
全詩的意境給人一種凄涼、憂傷的感覺。詩中的霏微遠樹荒郊外,牢落空城夕照西,寫出了四周環繞的一片凄涼景象,遠處的樹木蒼白而蕭條,空城越發落寞。夕陽西下的光照耀著空城,更顯得寂寥凄涼。
最后兩句“唯有年光堪自惜,不勝煙草日萋萋”,表達了作者對光陰的珍惜,意味著只有讓歲月充沛的光芒自憐,不堪回首的歲月已經不勝煙草的逝去。
整首詩以凄涼的筆調,寫盡了春天離去的凄迷,表達了作者對年華的惜別之情,反映了人們對短暫美好時光的珍惜和不舍。此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光陰的無奈和人生的深思,展現出濃郁的哲理性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