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夜懷 / 作者:劉滄 |
砧杵寥寥秋色長,繞枝寒鵲客情傷。
關山云盡九秋月,門柳葉凋三徑霜。
近日每思歸少室,故人遙憶隔瀟湘。
如何節(jié)候變容發(fā),明鏡一看愁異常。
|
|
秋日夜懷解釋: 《秋日夜懷》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劉滄。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砧杵寥寥秋色長,
繞枝寒鵲客情傷。
關山云盡九秋月,
門柳葉凋三徑霜。
近日每思歸少室,
故人遙憶隔瀟湘。
如何節(jié)候變容發(fā),
明鏡一看愁異常。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鄉(xiāng)之情。下面是對詩詞意義和賞析的解析:
詩詞的第一句“砧杵寥寥秋色長”,描述了砧杵孤寂地敲擊,秋色漫長。砧杵是用來敲打衣物的工具,這里暗示著詩人孤寂的心境。
第二句“繞枝寒鵲客情傷”,通過描繪寒鵲圍繞在樹枝上,表達了客人的離別所帶來的傷感。鵲鳥是唐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寒鵲的鳴叫聲常被視為孤寂和寂寞的象征。
第三句“關山云盡九秋月”,描述了關山的云彩消散,九月的月亮。關山是邊塞的象征,此處表達了戰(zhàn)亂和離別的悲傷。
第四句“門柳葉凋三徑霜”,描繪了門前柳樹葉子凋落,小徑上結霜。門柳葉凋落和霜凍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離別和孤寂的主題。
第五句“近日每思歸少室”,表達了詩人對歸家的思念之情。思歸少室意味著少有人煙的故鄉(xiāng),詩人正在遠離家鄉(xiāng)。
第六句“故人遙憶隔瀟湘”,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追憶之情。瀟湘指的是湖南的湘江,詩人與故人相隔遙遠。
最后兩句“如何節(jié)候變容發(fā),明鏡一看愁異常”,描述了詩人因思念而面容憔悴。詩人照鏡子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愁苦異常,反映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整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作者運用寥寥幾筆的描寫,將孤寂、離別和思鄉(xiāng)之情融入其中,展現(xiàn)了唐代文人常見的離散之苦。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給人一種深沉而凄美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