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巫山廟 / 作者:劉滄 |
十二嵐峰掛夕暉,廟門深閉霧煙微。
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殘神女歸。
觸石晴云凝翠鬢,度江寒雨濕羅衣。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
|
題巫山廟解釋: 《題巫山廟》是唐代詩人劉滄所作的一首詩。詩中以描繪巫山廟的景色為主題,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索和感慨。
詩中寫道:“十二嵐峰掛夕暉,廟門深閉霧煙微。”描繪了巫山廟的壯麗景色,山峰高聳,夕陽映照在嵐峰上,廟門深深關閉,霧煙輕輕繚繞。
接著,詩人寫到:“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殘神女歸。”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身在巫山廟外的思念之情。高天之上,秋天的枝葉紛紛飄落,讓楚國的人們思念鄉國。而山遠離人煙,月光婆娑,仿佛傳說中的神女歸來。
然后,詩人描寫了廟中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觸石晴云凝翠鬢,度江寒雨濕羅衣。”描繪了廟中的景物和詩人的心情。詩人的白發如翡翠一般在晴朗的云海中閃爍,而江上的寒雨打濕了他的衣袖。
最后兩句,“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寫出了詩人幻想中的美人和猿叫聲。嬋娟一詞指的是美人,這里似乎暗示著美人對于襄王的怨恨和悲傷。猿叫聲傳來自斷巖上,相映著深秋中稀疏的蘚苔,增添了一絲詩情畫意。
整首詩以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意境構建了一幅山水畫卷,表達了對巫山廟的景色和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抒發了詩人對鄉國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情感,展示了自己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