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隱者 / 作者:劉滄 |
何時止此幽棲處,獨掩衡門長綠苔。
臨水靜聞靈鶴語,隔原時有至人來。
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藥爐深夜開。
誰識無機養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
|
|
贈隱者解釋: 贈隱者
何時止此幽棲處,
獨掩衡門長綠苔。
臨水靜聞靈鶴語,
隔原時有至人來。
五湖仙島幾年別,
九轉藥爐深夜開。
誰識無機養真性,
醉眠松石枕空杯。
中文譯文:
贈送給隱士
何時才能結束這幽靜的隱居之地,
獨自閉上心門,長出了青苔。
靜靜地聽著水邊靈鶴的聲音,
隔著原野時常會有至人前來。
五湖仙島離別多少年,
九轉藥爐在深夜中展開。
誰能理解無機的養真之性,
醉眠在松樹和石頭之間,枕著空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滄創作的一首贈詩,贈送給一個隱士。詩人以凄婉的語言表達了對隱士獨立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詩中的“幽棲處”指的是僻靜的隱居地,“衡門”指的是心靈的門戶,這里閉上了靜靜的青苔,象征了主人沉浸在安靜、自然和寧靜的環境中。
“靈鶴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并融入靈鶴的聲音中,給人帶來一種超凡之感。另外,詩中提到了至人常常到這個地方來,給詩人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些許交流和寄托。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離別的五湖仙島,這里是隱士曾經生活的地方。藥爐的“九轉”象征了修道之路的漫長,并且藥爐在深夜里展開,使人聯想到隱士獨自修煉的情景。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對隱士的贊賞和敬仰。詩人認為隱士的修行不是靠手段,而是包含了一種自然、無機的養真之性。最后一句中的“松石枕空杯”則映射出了隱士自娛自樂的生活,完美地描繪出了一幅隱士在山水之間安詳寧靜的畫面。
這首詩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方式和修行境界,表達了對于自然、寧靜和獨立的追求。詩中的情感悠遠而深沉,語言簡練而含蓄,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