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龍光長老 / 作者:蘇軾 |
?一題:東坡居士過龍光,求大竹作肩輿,得兩竿。
南華珪首座方受請為此山長老。
乃留一偈院中,須其至,授之,以為他時語錄中第一問。
?斫得龍光竹兩竿,持歸嶺北萬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西江十八灘。
|
|
贈龍光長老解釋:
《贈龍光長老》是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斬取龍光竹兩竿,
扛回嶺北萬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
漲起西江十八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向龍光長老贈送兩竿大竹的情景,并描繪了這兩竿竹子的價值和影響力。詩中提到竹中有一滴曹溪水,暗示這兩竿竹子來源于曹溪,曹溪是禪宗的發(fā)源地,具有特殊的意義。竹子被帶回嶺北后,引起了萬人的關(guān)注和贊賞。曹溪水在這片土地上漲起,象征著文化的傳播和影響的擴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向龍光長老贈送竹子的情景。詩中通過斬取竹子、扛回萬人觀賞的描寫,展示了竹子的珍貴和引人注目的特點。詩的后半部分以曹溪水的形象,象征著禪宗文化的精神和力量,這種精神在嶺北地區(qū)得到了傳承和發(fā)展,漲起的西江十八灘象征著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繁榮和擴展。整首詩詞充滿了豪放和自信的氣息,展示了蘇軾對竹子和禪宗文化的推崇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龍光長老的敬意和欽佩。
這首詩詞形象生動,語言簡練,通過對竹子和曹溪水的描繪,展示了禪宗文化的價值和影響力。它既具有實際意義,描述了蘇軾贈送竹子的場景和竹子的價值,又具有象征意義,通過曹溪水的形象傳達了文化的力量和傳播的影響。整首詩詞充滿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禪宗文化的贊美,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