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夜 / 作者:李郢 |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
|
中元夜解釋: 詩詞名:《中元夜》
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
中文譯文:
江南水寺的中元夜,
金粟欄邊看見月娥。
紅燭的影子映著她仙態的身姿,
翠鬟的光芒閃動著看著人們的繁忙。
香氣飄散在彩殿中,充滿著蘭和麝香的味道,
露水環繞著輕衣,交織著綺麗的羅紋。
湘水夜空中巫峽的景色遙遠,
不知道如何返回家的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江南水寺度過中元夜的情景。中元夜,也叫鬼節,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日,相傳這一天亡魂可以回到人間。詩中以中元夜為背景,描寫了月下的水寺和一位美麗的女子。
詩中首先描述了月下的水寺,金粟欄邊有一個美麗的女子月娥,她身姿仙態,紅燭的影子映照著她的姿態。接著描繪了她的容貌,有一頭翠鬟散發著光芒,動態的反射出她看人來來往往的場景。整個畫面充滿了寧靜和神秘感。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香氣飄散在彩殿中的情景。香氣中彌漫著蘭和麝香的味道,使整個殿堂充滿了芬芳,給人一種繁華的感覺。同時,水霧環繞著輕衣,交織著綺麗的紋路,給人帶來了一種美麗的景象。
最后,詩中描繪了湘水夜空中巫峽的遙遠景色。巫峽指的是一條風景秀麗的江河,正如詩中所說的不知道如何返回家的路,給人一種迷茫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夜晚。通過描述水寺中的景色和中元夜的特殊氛圍,描繪出了一幅幽美的畫卷。詩中充滿了神秘感和溫馨感,給人以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