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 / 作者:白居易 |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噓生翅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
|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解釋: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作品,描述他被調離忠州的感受,并寄望給他提拔之恩的崔相公。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除了忠州,寄給謝崔相公
提拔出泥知力竭,
吹噓生翅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
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
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
鳥得辭籠不擇林。
詩中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因調離忠州而感到的失落和不舍。他將自己比喻為被提拔出來的污泥,已經力竭無用。而對忠州的吹捧和贊美,則是因為在那里他漸漸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情感。
其中,詩中出現的“劍鋒缺折”,意指劍的尖端斷折,暗喻他的能力和才華受到了削弱。而“桐尾燒焦豈望琴”,則形象地表達了他對于得到的賞識和寵愛而感到驚訝和意外。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過去的懷念和對崔相公的感激之情。他說自己已經年老淚眼模糊,但對于崔相公的恩情,不論歲月怎樣寒冷,他都會回報一寸之心。
最后兩句“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表達了他對于離開忠州的態度。他認為忠州是他所珍愛的地方,但既然有機會離開,就會像鳥兒離開籠子一樣,不會再糾結于選擇。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詩人對離開忠州的失落和對崔相公的感激之情為主題,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生活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