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后自京歸家 / 作者:李郢 |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
|
立秋后自京歸家解釋: 立秋后自京歸家
籬落秋歸見豆花,
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
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
張翰扁舟始到家。
中文譯文:
立秋后從京城歸家,
籬落中的秋色中見到豆花盛開,
竹門橫在水岸邊。
松齋中下起的雨使得床上的清簟更加舒適,
佛室中的孤燈照著紅紗。
整日抱怨愁苦,像老鼠一樣蜷縮,
發生變化時卻不動,懶得像蛇一樣活動。
西江附近有鱸魚嗎?
張翰扁舟終于到達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郢寫于唐代的作品,描繪了立秋后歸家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我心境,表達了歸家的歡樂和心情的愁苦。
首聯寫出了歸家時的景象,籬落中的秋色和盛開的豆花,展現了寧靜安逸的田園景致。竹門橫在水岸邊,給人以宜人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聯寫詩人抵達家后的情景。松齋中的雨使床上的清簟更加舒適,佛室中的孤燈照著紅紗,給人以寧靜和寂靜的感覺。詩人的內心有些愁苦,整日抱怨,情緒低落,比喻自己像老鼠一樣蜷縮。但又不愿意改變和行動,懶得像蛇一樣活動。
末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向往和對漁獵的希望。詩人希望家鄉附近的西江中能有鱸魚,然后以張翰扁舟的方式回家。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我心境,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痛苦,以及對家鄉的思念和歸屬感。詩中的景色和情感相結合,給人以寧靜深思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