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 / 作者:韓琮 |
長隨圣澤墮堯天,濯遍幽蘭葉葉鮮。
才喜輕塵銷陌上,已愁新月到階前。
文騰要地成非久,珠綴秋荷偶得圓。
幾處花枝抱離恨,曉風殘月正潸然。
|
|
露解釋: 詩詞《露》是唐代詩人韓琮創作的作品,描述了露水的意境和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露》中文譯文:
長時間圣明的恩澤降臨到堯帝的領土,
洗滌過散落的幽蘭葉片,紛紛鮮艷。
剛愎自用的靈性最喜歡在陌上飄散消逝,
而已畏懼的新月卻不斷來到階前。
知識的多樣地區成就不會持久,
宛如珠寶點綴于秋荷,偶然得到完美圓滿。
幾處美麗花枝抱著離別的哀愁,
黎明時的微風,光禿禿的月亮正潸然淚下。
詩意:
《露》以形容世事無常的露水象征人生的流轉和短暫。詩人通過描繪堯帝受到天降圣澤、洗滌幽蘭的景象,表達了一種時光流轉、人事易變的觸動之情。在這個順序上,詩人用“長隨圣澤墮堯天”和“濯遍幽蘭葉葉鮮”表達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在瞬間消逝之前的無奈的感慨。
接著,詩人以對比的手法,將才俊的喜好與新月的情愁相對立。詩中的“才喜輕塵銷陌上,已愁新月到階前”表達出高才能人在浮世間徘徊不定的心態,而新月則象征著寂寞和憂愁,暗示了一個人心中的困境和痛苦。
此外,詩人也描繪了一幅物是人非的畫面,表達了他對時間消逝和變幻的凄涼感慨。詩中“文騰要地成非久,珠綴秋荷偶得圓”寓意著成就很難長久,如同珍貴的寶石點綴在秋荷上,偶爾才能得到圓滿。這一情景反映了物是人非、時光流轉的無常性。
最后,詩人以“幾處花枝抱離恨,曉風殘月正潸然”來表達他對于離別和痛苦的思考。花枝葉在風中搖曳,象征著思念和別離的哀愁。而潸然的月亮則象征著在黎明時分的淚水和情感的激蕩。
賞析:
《露》通過簡練的詞句,巧妙地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揭示人生的短暫和物是人非的現實。每一句都展示了對于時間和人事無常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流逝和變幻的深深憂傷。同時,詩中的景物描繪細膩且自然,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抒發,使讀者更加能夠共鳴其中。整首詩詞帶有一種憂傷和淚水的感覺,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總而言之,詩詞《露》以簡練的詞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時間流逝和人事無常的思考與感慨,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的運用,讓讀者感受到人生短暫和變幻的無奈和憂傷。這首詩詞在情感上深邃而真實,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