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汾上舊居 / 作者:薛能 |
鄉園一別五年歸,回首人間總禍機。
尚勝鄰翁常寂寞,敢嫌裘馬未輕肥。
塵顏不見應消落,庭樹曾栽已合圍。
難說累牽還卻去,可憐榆柳尚依依。
|
|
留題汾上舊居解釋: 留題汾上舊居
鄉園一別五年歸,回首人間總禍機。
尚勝鄰翁常寂寞,敢嫌裘馬未輕肥。
塵顏不見應消落,庭樹曾栽已合圍。
難說累牽還卻去,可憐榆柳尚依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薛能的作品,題目為《留題汾上舊居》。詩人離開鄉園五年后歸來,回首看到人間的紛爭和困擾,心生感慨。當他回到舊居,發現鄰居翁先生還是過著孤獨而寂寥的生活,仍然不肯滿足于豐盛的財富。詩人對此感到惋惜,覺得自己的衣馬還沒有養得肥壯,就敢抱怨,這是不應該的。
詩人意識到塵世是變幻莫測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詩中的"尚勝鄰翁常寂寞",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經歷和領悟的思考,以及對鄰翁所表現出的淡泊名利、寂寞清苦的崇敬和認同。詩中的"身顏不見應消落",意味著歲月流逝,人的容顏將逐漸消失。"庭樹曾栽已合圍"表明時間會改變一切,連詩人曾經種植的庭院樹木都已經變得茂密,雖然沒有了當初的寂寞感,但它們依然是從前屬于詩人的一部分。
最后兩句"難說累牽還卻去,可憐榆柳尚依依"表達了詩人離開后留下的思念和對自然景色的懷念。榆樹和柳樹雖然無法說出對詩人離去的牽念之情,但它們的依依相伴,卻令詩人感到惋惜和愧疚。
這首詩通過描述詩人離開鄉園五年后歸來的心情和對人間紛擾的感慨,表達了對鄰翁淡泊名利的崇敬之情,以及對時間流逝和人的離去所帶來的思考。詩人通過敘述個人經歷和感受,展示了對人生和人世的深刻思索,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樹木的描述和賦予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自身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