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汾上舊居 / 作者:薛能 |
素汾千載傍吾家,常憶衡門對浣紗。
好事喜逢投宿客,刈田因得自生瓜。
山頭鼓笛陰沉廟,陌上薪蒸突兀車。
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專擬害靈蛇。
|
|
懷汾上舊居解釋: 詩詞:《懷汾上舊居》
素汾千載傍吾家,
常憶衡門對浣紗。
好事喜逢投宿客,
刈田因得自生瓜。
山頭鼓笛陰沉廟,
陌上薪蒸突兀車。
投暗作珠何所用,
被人專擬害靈蛇。
中文譯文:
古老的汾河千百年來就在我的家鄉(xiāng)旁邊,
我常常記得那衡門對面的人洗紗。
喜歡的事情總是能碰上來住宿的客人,
種田因此也自然結(jié)出了瓜果。
山頭上鼓笛聲響荒涼的廟宇里,
路旁燒火的車子突兀地挺立著。
投向黑暗中的珍珠有什么用,
被人故意誤解成祟動的靈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回憶往事為主題,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懷念之情,并通過描繪家鄉(xiāng)田園生活的景象,展現(xiàn)了人生的喜與憂。
作者以素汾千載傍吾家的開篇,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汾河的深厚情感,述說了千百年來汾河一直伴隨在他家鄉(xiāng)的旁邊。接著,描述了記憶中那衡門對浣紗的情景,衡門對浣紗是唐代家家戶戶的共同畫面,顯示了詩人對家庭生活的溫馨記憶。
詩的第三、四句則轉(zhuǎn)向描繪農(nóng)田生活的喜樂。作者表示自己常常碰上好事,如投宿的客人,而且因為這些客人而能夠開心地收獲瓜果。這種喜樂和豐收的場景,展示了人們農(nóng)田勞動的成果和農(nóng)民生活的美好。
但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通過描繪山頭鼓笛聲和陌上燒火車的景象,帶出了生活的困擾和不如意之處。鼓笛聲在荒涼的廟宇中回蕩,陌上的燒火車顯得突兀。這種形象的描繪,讓人感受到一種凄涼和孤寂,暗示著人生的不盡如人意。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的困惑與無奈。作者提出投暗作珠何所用,意指自己的珍珠被誤解被人故意曲解,無法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被人專擬害靈蛇,則更是暗喻著自己被人陷害的遭遇。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和過去生活的懷念,同時通過對農(nóng)田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人生的喜悲和無奈之情。詩中蘊含著深厚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示了薛能對人生的真實觀察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