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山嶺望靈寶峰 / 作者:薛能 |
千尋萬仞峰,靈寶號何從。
盛立同吾道,貪程阻圣蹤。
嶺奇應有藥,壁峭盡無松。
那得休于是,蹉跎亦臥龍。
|
|
分山嶺望靈寶峰解釋: 《分山嶺望靈寶峰》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站在分山嶺上,遙望靈寶峰的景象,以及對行圣人之路的思考和感悟。
詩中開篇就描繪了峰勢的險峻,用“千尋萬仞峰”形容山峰高聳入云。接著,詩人提到“靈寶號何從”,表明靈寶峰的名號從何而來。這里可以理解為對靈寶峰的來歷與價值的疑問。
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對峰勢的贊嘆和與峰勢相應的道德追求。詩人認為靈寶峰的峰勢雄偉壯麗,與自己所追求的道義之路相契合,在詩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然而,一切可能阻礙行圣人之路的貪欲和浮躁,都會成為行圣人之路的隱患。
接下來的兩句“嶺奇應有藥,壁峭盡無松”,使用山峰的形象隱喻了行圣人之路的特殊性。詩人認為行圣人之路猶如尋找神奇藥物一般,嶺勢奇特,應該會有所發現;而壁峭陡峭的山峰上沒有松樹,可以理解為行圣人之路上沒有容得下偏差的余地。
最后兩句寫出詩人的思考與彷徨,“那得休于是,蹉跎亦臥龍”。詩人希望能夠在靈寶峰的高處得到答案,解決自己對行圣人之路的困惑。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詩人感嘆自己的不得志,表達了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和對努力的失望。
這首詩通過描繪靈寶峰的壯麗景象和對行圣人之路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追求卓越的渴望以及對困境和無奈的感嘆。詩意深邃,情感真摯,展示了唐代詩人追求卓越和探索道義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