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簾吟 / 作者:薛能 |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
源從顥氣何因絕,派助前溪豈覺添。
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
|
水簾吟解釋: 詩詞:《水簾吟》,朝代:唐代,作者:薛能
水簾吟,一曲凄涼。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
源從顥氣何因絕,派助前溪豈覺添。
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中文譯文:
憂傷的水簾啊,一曲凄涼。
成千上萬的水滴依次飄落,聲響連綿不斷,沿途都被路塵所沾染。
水的源頭為何斷絕于皎潔之氣,為何幫助前溪而不覺增加。
豪客每于清夏時來此,愁人才見認秋天的檐口。
美名已經達到極致,終難以形容,與此水簾有別,是風流而不是簾幕。
詩意和賞析:
《水簾吟》是一首描寫水簾景色的唐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的開頭就以“一曲凄涼”來營造了憂傷的氣氛,接著通過描繪水滴的聲響和路塵的沾污,展現了水簾被塵世紛擾所侵染的形象。而后,詩人通過對水的源頭和助力的思考,暗示了在世事紛繁的背后,還有一些純凈和助力的力量存在。
接下來,詩人以“豪客”和“愁人”來襯托清夏和秋天的景色,表達了人們對季節不同的感受和情感。最后,詩人以“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一句來表達希望詩人的風流才情能被人所傳誦,但卻難以從局限的簾幕被人所稱頌。
《水簾吟》通過水簾的形象,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沉浮,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出唐代詩人深邃的哲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