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晚送無可上人 / 作者:薛能 |
半夜覺松雨,照書燈悄然。
河聲才淅瀝,舊業(yè)近潺湲。
坐滴寒更盡,吟驚宿鶴遷。
相思不相見,日短復(fù)愁牽。
|
|
秋晚送無可上人解釋: 《秋晚送無可上人》是唐代詩人薛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寫秋夜中的濕雨、照書燈和河流聲,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凄涼寂寞的意境。
詩中的"半夜覺松雨"描述了深夜中微弱的松雨,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的氛圍。"照書燈悄然"則表現(xiàn)了詩人寂靜的讀書情景。接著,"河聲才淅瀝"這句描述了河水流動的聲音,傳遞出一種沉思的氛圍。隨后出現(xiàn)的"舊業(yè)近潺湲"表明詩人對往事的懷念,舊事漸漸浸入了河水。"坐滴寒更盡"表達了作者坐立于窗前,感受到寒涼即將過去的時間感覺。"吟驚宿鶴遷"描述了詩人吟詩的情景,也可以理解為寫作之中被打擾的心情。最后兩句"相思不相見,日短復(fù)愁牽"表達了詩人寄托的思念之情,即使心中沒有人,依然對光陰流逝而感到憂傷。
整首詩詞在描述各種細節(jié)的同時,營造了一種靜謐、凄涼的氛圍。詩人運用具象描寫,以及對情感的細膩表達,將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意展現(xiàn)給讀者。這首詩詞展示了賦予時間、季節(jié)以人情的能力,以及對逝去時光的追憶與惋惜。
中文譯文:
半夜覺松雨,照書燈悄然。
夜半聽見微弱的松雨聲,照亮?xí)臒艄忪o靜地燃燒。
河聲才淅瀝,舊業(yè)近潺湲。
河水的聲音只是輕微的擊打聲,舊時的事物慢慢沉入了河水之中。
坐滴寒更盡,吟驚宿鶴遷。
坐著滲入寒冷的時間逐漸過去,吟誦的聲音喚醒宿居的孤鶴。
相思不相見,日短復(fù)愁牽。
思念存在卻不見面,時間的流逝讓我更加憂傷牽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與感情的抒發(fā),營造出了凄涼寂寞的意境。以秋夜為背景,描述了深夜中微弱的松雨聲和照書燈光。詩人通過描寫河水聲音的輕微,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并以此抒發(fā)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詩人的情感內(nèi)斂而悲傷,體現(xiàn)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與惋惜。整首詩詞以寫景為主,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既有具體的描繪,又有豐富的內(nèi)在意味。這首詩詞抓住了秋夜的情感氛圍,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fā),達到了深層次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