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 作者:薛能 |
日日閑車馬,誰來訪此身。
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鄰。
雨室墻穿溜,風窗筆染塵。
空馀氣長在,天子用平人。
故國有如夢,省來長遠游。
清晨起閑院,疏雨似深秋。
宿寢書棱疊,行吟杖跡稠。
天晴豈能出,春暖未更裘。
|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解釋: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日日閑車馬,誰來訪此身。
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鄰。
雨室墻穿溜,風窗筆染塵。
空馀氣長在,天子用平人。
故國有如夢,省來長遠游。
清晨起閑院,疏雨似深秋。
宿寢書棱疊,行吟杖跡稠。
天晴豈能出,春暖未更裘。
中文譯文:
每天都是寧靜無事,沒有車馬喧囂,還不知有誰來造訪我。
我的住所有一扇門,門前還有鶴在靜靜地久立。
四周是一片僧人和寺院的安寧。
雨水穿過屋壁漏了進來,風從窗戶里吹進了書桌上的塵埃。
這里雖然空曠,但氛圍依然存在,平常人也能夠感受到。
我心中的故鄉,仿佛是夢一般,我已經很久沒回去了,離故鄉越來越遠。
清晨起床,院子里寧靜而空曠,雨下的時候像是深秋一般。
我睡覺的地方,書籍疊得如山,我行走和吟詩的杖上留下的痕跡已經很多了。
天晴的時候,我寧愿不出門,春天來了,我也不想換著更暖和的外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蒲津寺靜心居住的生活場景和感受。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詞語表達出作者對平靜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在熱鬧喧囂的世界中,作者擁有寧靜的住所,沒有被車馬喧囂所擾,也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他的住所不僅擁有一扇門作為入口,門前還有鶴,象征著高潔的品德。
作者離開了熙熙攘攘的都市,來到僻靜的寺廟,過著清凈的生活。盡管環境清幽,但仍然不乏修道人的氣息。雨季時,雨水會穿過屋壁,風從窗戶吹入書桌,這些細節增加了詩中的真實感。
作者心中的故鄉已經化為夢境,他離故土已久,只能通過詩意來與之相連。他清晨起床時院子里寧靜空曠,仿佛秋天的雨水般稀疏。在作品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但也表明了他對現狀的滿足,寧愿不出門,不換暖和的外套。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對離鄉之苦的感嘆,以及對自然變化的敏感。通過簡潔凝練的語句和意象,展現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平和的態度。這首詩傳達了對安寧的向往,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