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 / 作者:薛能 |
北客推車指蜀門,乾陽知已近臨坤。
從辭府郭常回首,欲別封疆更感恩。
援寡圣朝難望闕,暑催蠶麥得歸村。
雷公解劚沖天氣,白日何辜遣戴盆。
|
|
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解釋: 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
北客推車指蜀門,
乾陽知已近臨坤。
從辭府郭常回首,
欲別封疆更感恩。
援寡圣朝難望闕,
暑催蠶麥得歸村。
雷公解劚沖天氣,
白日何辜遣戴盆。
詩詞中文譯文:
北方的客人推著車指向蜀門,
我來自乾陽,已經接近臨坤。
從離開京城的封疆回望,
對皇室感恩之情更加深沉。
辭官之后,我難望見到朝堂的圣明,
暑天驅逐著蠶麥,讓我得以歸鄉。
雷聲轟鳴沖破天空,
白日是無辜的,誰叫遣使戴盆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薛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通過描寫北方客人離開蜀地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朝廷的感恩和無奈之情。
詩的開篇,北方的客人把車指向蜀門,意味著他即將離開蜀地。詩中的“北客推車指蜀門”一句,簡潔地傳達了離別的情感。
接下來,詩人寫道自己來自乾陽,是臨坤的近鄰,表示自己留戀這個地方。然后,他回想起離開京城的時候,在封疆回望,對皇室感恩之情更加深沉。這表達了作者對朝廷的忠誠和感恩之情。
之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離開朝廷后的困境。他說自己難望見到圣明的朝堂,表示對于朝廷的失望和不滿。他描述了暑天驅逐蠶麥的景象,這也暗喻著政治上的荒涼和困難。
最后兩句詩,詩人運用雷公和白日的意象,來暗示他被遣使戴盆,讓雷公解劚和白日受冤。這一情景的描寫,暗示了詩人被遺忘的悲涼和委屈。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朝廷的忠誠和感恩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他對朝廷的失望和無奈。他在離別時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抒發了自己對人事無常、仕途坎坷的感慨。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寫,使詩意更加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