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日本使還 / 作者:徐凝 |
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
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
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
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
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
|
|
送日本使還解釋: 《送日本使還》是徐凝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
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
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
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
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日本使者返回日本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使者的祝福,同時抒發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兩國間友好關系的期許。
賞析:
詩的開篇,徐凝寫道:"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絕國"指的是日本,意味著使者將要離開中國回到自己的國家。"扶桑"是對日本的稱呼,"更有東"表示日本是東方的國家,也強調了兩國的距離。
接下來的兩句:"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表達了使者在中國逗留期間逢上了重要的節日,而離開時正值秋風涼爽。這里既展示了中國文化的莊嚴和美好,也表達了對使者的歡迎和送別。
接著,詩人描繪了使者的歸途:"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使者在夜晚乘船離開中國,經過海上的波瀾和早晨的征途,將返回遙遠的日本。
下一句:"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運用了海洋中的景象,描繪了巨大的鯨魚翻騰海面和蜃氣形成的奇觀。這里的意象既傳達了壯麗的自然景觀,也給人以神秘和超凡的感覺。
最后兩句:"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表達了詩人對兩國友好關系的期許和對離別的惋惜。"天眷"指的是上天護佑,希望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能夠長久。"王文"指的是國家的文化,表示兩國的文化已經相通。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使者之間的離別之情,將離別的思念寄托在飛鴻傳遞。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使者的歸途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友好交往和國際友誼的重視。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給詩詞增添了壯麗和神秘的色彩,展示了徐凝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