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因以寄贈 / 作者:武元衡 |
嘗聞圣主得賢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滿禁垣齋沐夜,清吟屬和更何人。
|
|
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因以寄贈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因以寄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
因以寄贈。
嘗聞圣主得賢臣,
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滿禁垣齋沐夜,
清吟屬和更何人。
詩意:
這是一首致贈齋禁省的詩詞,作者是中書相公(朝廷高官)武元衡。他在休息的日子里,寫下這首詩詞送給齋禁省的官員。
詩中表達了對圣主(指皇帝)擁有賢臣的贊賞之情,稱贊這位賢臣能夠帶給整個國家春天般的繁榮。在月圓之夜,禁垣里的齋戒場所,作者在其中清吟詩句,問道:還有誰能與我一同和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賢臣和齋禁省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對詩歌的熱愛。
首先,作者稱贊圣主得到了一位賢臣,意味著國家得到了良好的治理和管理。這位賢臣的能力使得整個國家都能夠蓬勃發展,如春天一般充滿生機。這里使用了“三接能令四海春”的表達,意味著賢臣的才能能夠讓四海(整個國家)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即國家繁榮昌盛。
其次,詩中描繪了一個月圓的夜晚,作者在禁垣中齋戒并沐浴,享受著寧靜的時刻。在這個夜晚,作者靜心地吟誦著詩句,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和創作的渴望。最后一句“清吟屬和更何人”表達了作者期待其他人能與他一同創作和欣賞詩歌的愿望,也可以理解為表達了對其他文人士子的期望與邀請。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賢臣和詩歌的贊美,同時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對文學的熱愛。它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風采和對社會繁榮的期望,具有典型的唐代文學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