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橋 / 作者:白居易 |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
|
天津橋解釋:
《天津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主要描繪了津橋的美景,以及橋邊的自然景觀和動物。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津橋東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裊裊風繰出,
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
恐驚黃鳥不成啼。
詩意:
詩人白居易通過描寫津橋上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詩思迷戀之情。他看到了美麗的眉月升起在神女浦,波浪拍打著窈窕堤岸。柳絲隨風輕輕搖曳,草叢上的露珠順著雨水剪齊。然而,身前的人們少有呼喝聲,懼怕驚動身邊的黃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形式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津橋的美景。詩人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充滿感情的語言,展示了他對自然美和鄉野風情的熱愛之情。詩中的景物形象生動,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詩人所描繪的美好景色。
詩人運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月亮、波浪、柳絲和草叢,通過這些形象的展示,使整首詩充滿了生機和明快的氣息。同時,詩中的人物形象也起到了襯托和烘托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了整首詩的韻味和美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不僅可以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美景,還能夠領會到詩人對大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感悟。
總之,這首詩既展示了津橋的美景,又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環境的寧靜,從而引發讀者對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