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 / 作者:白居易 |
林靜蚊未生,池靜蛙未鳴。
景長天氣好,竟日和且清。
春禽馀哢在,夏木新陰成。
兀爾水邊坐,翛然橋上行。
自問一何適,身閑官不輕。
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
食飽慚伯夷,酒足愧淵明。
壽倍顏氏子,富百黔婁生。
有一即為樂,況吾四者并。
所以私自慰,雖老有心情。
|
|
首夏解釋:
《首夏》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夏天初至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閑適自在的心情。
詩中描述了一幅夏天的景象。林中靜謐,蚊子尚未孳生;池塘靜謐,蛙鳴尚未響起。好天氣讓景色宜人,一整天都是晴朗而清澈的。春天的鳥兒仍然在歌唱,夏天的樹木已經生滿了新綠。作者靜靜地坐在水邊,漫步在橋上。他自問自答,問自己過得是否適合,自己身為一個閑人,不值得被輕視。他預估收入能夠滿足他的開銷,而生活則是日復一日地經營。飯飽了就慚愧伯夷,酒足了就對不起淵明。他活了別人的兩倍壽命,財富也多過了百姓。只要有一個樂處,何況我身兼四者(顏子,伯夷,仲長統稱“三皇五帝”)的優點。所以我自我安慰,哪怕老了,也還有情趣。
這首詩表現了白居易在夏日閑適自在的心境。他身處富足而愉悅的環境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他自我解嘲,以幽默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身份和身處的境地。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有對個人心境的抒發,給人一種欣慰和舒暢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