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堵吟 / 作者:蘇軾 |
臺上有客吟秋風(fēng),悲聲蕭散飄入空。
臺邊游女來竊聽,欲學(xué)聲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兩稚子。
白馬為塞鳳為關(guān),山川無人空自閑。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魴魚冷難捕。
悠悠江上聽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
|
上堵吟解釋:
《上堵吟》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上有客吟秋風(fēng),
悲聲蕭散飄入空。
臺邊游女來竊聽,
欲學(xué)聲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
千里金城兩稚子。
白馬為塞鳳為關(guān),
山川無人空自閑。
我悲亦何苦,
江水冬更深,魴魚冷難捕。
悠悠江上聽歌人,
不知我意徒悲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詩人蘇軾站在高臺上吟唱,悲傷的聲音隨著秋風(fēng)四散飄入空中。臺邊的游女偷偷前來傾聽,想要模仿他的聲音,但意境卻截然不同。詩人對于君王的悲傷感到疑惑,不知是何事讓君王如此悲傷,千里之外的金城只剩下兩個孩子。白馬成為邊塞的象征,鳳凰則代表關(guān)中的榮耀,而如今山川空無一人,顯得十分荒涼。詩人自己的悲傷又有何苦,江水在冬天更加深沉,冷酷的魴魚難以捕獲。他在江上聽著唱歌的人,卻不知道他的心意,只有孤單的悲苦。
賞析:
《上堵吟》以蘇軾獨特的筆觸表達了悲傷與孤獨的情感。詩中的景象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展現(xiàn)出現(xiàn)實世界的荒涼與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詩人站在高臺上吟唱,他的聲音隨著秋風(fēng)飄散,表達了他內(nèi)心的悲傷。游女偷聽詩人的聲音,試圖模仿,但卻無法領(lǐng)會到詩人真正的情感,展現(xiàn)了詩人與世界的隔閡。對于君王的悲傷,詩人感到困惑,表現(xiàn)出對時局的關(guān)切和對君王的同情。而自己的悲苦也被詩人表達出來,用江水的冬寒和難以捕獲的魴魚作為比喻,揭示出他內(nèi)心的孤寂和無力。整首詩以悲傷為主旋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展現(xiàn)了蘇軾深沉的情感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