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蔣穎叔帥熙河 / 作者:蘇軾 |
西方猶宿師,論將不及我。
茍無深入計,緩帶我亦可。
承明正須君,文字粲藻火。
自薦雖云數,留行終不果。
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鎖。
新詩出談笑,僚友困掀簸。
我欲歌杕杜,楊柳方婀娜。
邊風事首虜,所得蓋ㄠ麼。
愿為魯連書,一射聊城笴。
陰功在不殺,結草酬魏顆。
|
|
送蔣穎叔帥熙河解釋:
《送蔣穎叔帥熙河》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方猶宿師,論將不及我。
茍無深入計,緩帶我亦可。
承明正須君,文字粲藻火。
自薦雖云數,留行終不果。
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鎖。
新詩出談笑,僚友困掀簸。
我欲歌杕杜,楊柳方婀娜。
邊風事首虜,所得蓋ㄠ麼。
愿為魯連書,一射聊城笴。
陰功在不殺,結草酬魏顆。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送別蔣穎叔帥熙河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蔣穎叔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邊關軍事的興趣和渴望。
賞析:
在詩的開頭,蘇軾自謙道:“西方猶宿師,論將不及我。”他表達了自己對軍事方面的了解和見解,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軍事水平勝過西方的將領。接著他說,即使沒有深入研究軍事,也可以稍作遲緩地跟隨蔣穎叔。
蘇軾接下來表達了對蔣穎叔的推崇,稱贊他的文才輝煌,文字華美如火。然而,蘇軾也坦言自己雖然多次自薦,但最終未能得到邊地的任命。他表示自己正坐在這里高興地談論戰爭,但當年年老時只得被困在邊境上。這里展現了蘇軾對軍事事業的向往和遺憾。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和情感。他說希望能夠歌唱杜牧的詩作,同時描繪了楊柳婀娜的景象,展現出了他對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蘇軾對邊境戰事的關注和對勝利的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夠寫下一本魯連書(關于軍事的著作),并用箭射中聊城(地名),來表達自己對國家安寧的貢獻。
整首詩展現了蘇軾對軍事和文學的熱忱,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意愿未遂的遺憾和對邊境事務的關注。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蘇軾多面的才華和內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