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是出自《蘇軾》創作的“曉至巴河口迎子由”,總共“12”句,當前“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是出自第7句。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解釋: 您提到的這兩句詩分別出自蘇軾(字子瞻)和中國古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作品。為了便于理解,我將逐一解析,并結合創作背景。 1. 蘇軾《曉至巴河口迎子由》: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這句詩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乘著一只小船(如游水的鳥)駛過一片寧靜的湖面。"點破千頃碧"表達了詩人通過這小小的舟船,洞見并揭示了周圍廣大湖面的內在之美。 2.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句詩描繪了一個在寒冷的江面上獨自垂釣的老者形象。與蘇軾的詩相比,辛棄疾更強調個人心境和孤獨體驗。 創作背景感想及評價: 蘇軾這句詩創作于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當時他因政治斗爭而被貶謫到四川地區。在巴河口迎子由,他也許看到了人生的起伏和對未來的期待與堅韌。 辛棄疾的那句詩則來自南宋時期,辛棄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恢復大業,詩中體現了他的孤獨感和個人志向。 總體評價,這兩句詩均以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面對人生境遇時的情感和思考。它們不僅是文學瑰寶,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人命運、堅韌與希望的深刻關注。
查看完整“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的上一句
下一句: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