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 / 作者:蘇軾 |
去年御史府,舉動觸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
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
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
余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
江流鏡面凈,煙雨輕冪冪。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聞君在磁湖,欲見隔咫尺。
朝來好風色,旗腳西北擲。
行當中流見,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欲買柯氏林,茲謀待君必。
|
|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解釋: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詩人迎接朋友子由而產生的情感和景色。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至巴河口迎接子由
去年在御史府中,舉動碰觸四壁。
幽幽百尺深的井,仰望天空沒有一塊席子。
隔著墻聽見歌聲呼喊,自悔自己的計劃失敗。
留下的詩篇不忍心寫下,苦澀的淚水沾濕了紙筆。
余生還有什么幸福,如今有了快樂的事情。
江水流淌如鏡面般清澈,煙雨輕柔地彌漫。
孤舟像鳧鷖般,劃破千頃碧波。
聽說你在磁湖那邊,渴望與你相見,隔著遙遠的距離。
早晨的風景如此美好,旗幟在西北方向飄揚。
行進中流,見到了你,笑眼中洋溢著清澈的光芒。
這個國家或許可以在此安度晚年,修竹帶著泉水和石頭。
我想買下柯氏的林地,這個計劃等待著你的必然前來。
詩意: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這首詩詞以蘇軾迎接朋友子由的場景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情感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的典型風格,描寫了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的交融。詩人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寫,如御史府中的局促、井口的空曠、墻外的歌聲,營造出一種寂寞、無奈的氛圍。然而,詩人通過描述江水的清澈、煙雨的輕柔,以及朝風的美好,展現了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渴望與友人相見,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反復使用"幽幽"、"清"、"輕"等詞語,強化了詩中的情感和景色的柔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等待,以及對友人的期望,給人以希望和憧憬的感覺。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情感和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蘇軾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同時,詩中的自然描寫和情感表達也給人以美好、溫暖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