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出家 / 作者:白居易 |
衣食支吾婚嫁畢,從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鳥,朝飯心同乞食僧。
清唳數聲松下鶴,寒光一點竹間燈。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
|
|
在家出家解釋:
《在家出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衣食支吾婚嫁畢,
從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鳥,
朝飯心同乞食僧。
清唳數聲松下鶴,
寒光一點竹間燈。
中宵入定跏趺坐,
女喚妻呼多不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白居易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在開頭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常人的婚嫁和家事,從此不再受家庭瑣事的束縛。夜晚,他像是一只投宿在樹林中的鳥兒,入眠時沒有了束縛感,自由自在。早晨,他的心情就像乞食的僧人,期待著一份簡單的早飯。接著,詩中描繪了松樹下鶴鳥清脆的叫聲,以及竹林中一盞寒光閃爍的燈。最后,白居易形容自己在深夜時靜坐入定,以跏趺坐姿,專注冥想。盡管有人稱呼他,但他的女人和妻子卻多次不應。
賞析:
《在家出家》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白居易的生活態度和心靈追求。詩中的“衣食支吾婚嫁畢,從今家事不相仍”表達了他不再受世俗家庭瑣事的牽絆,選擇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方式。夜晚的自由和清晨的期待,彰顯了他追求內心平靜和自由的愿望。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松下鶴鳥的清唳和竹間燈的寒光,給人以寧靜和禪意的感受。最后,白居易在深夜中靜坐入定,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超越。女人和妻子多次不應的描寫,可能是為了強調他對于靜心修行的專注,以及他與塵世之間的疏離感。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白居易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它表達了對于世俗生活束縛的厭倦,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的渴望。這種超脫的態度和追求,在唐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部分文人士人對于塵世之苦的思考和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