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南池獨酌 / 作者:白居易 |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
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綠蘋散還合,赪鯉跳復沈。
新葉有佳色,殘鶯猶好音。
依然謝家物,池酌對風琴。
慚無康樂作,秉筆思沈吟。
境勝才思劣,詩成不稱心。
|
|
首夏南池獨酌解釋:
《首夏南池獨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的南池景色,以及詩人在池畔獨自品味美酒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花朵已經凋謝,五彩繽紛的雜英也消失了,夏天初至,郁郁蔥蔥的芳草茂盛。涼爽的微風從南方吹來,吹拂著我身旁的池塘和林木。碧綠的水葫蘆散開又聚攏,紅色的錦鯉跳躍著又沉入水底。新生的葉子呈現出美麗的色彩,盡管殘留的黃鶯歌聲逐漸減弱,但仍然動聽。這里依然是謝家的莊園景物,我在池塘旁邊品酌美酒,伴隨著風琴的聲音。我慚愧地沒有創作出歡樂的作品,握著筆思考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境景優美,而我的才思卻顯得平庸,寫出的詩歌沒有達到內心的滿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初夏南池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自我反思。詩中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詩人獨自品酒的場景為主線,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圖景。
詩人首先描述了春天已經過去,夏天初至的景象。雜英凋謝,芳草蓬勃生長,給人一種季節的轉變和生機的感覺。隨后,詩人描繪了從南方吹來的涼爽微風,吹拂著池塘和林木,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受。
詩中的綠葫蘆和紅錦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添了視覺上的趣味。新生的葉子和殘留的黃鶯則呈現出春夏交替的景象,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這些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命力和美感的環境。
接著,詩人提到這里是謝家的莊園景物,他在這美麗的環境中獨自品酒。風琴的聲音伴隨著他的飲酒,使得整個場景更加富有情調和韻律感。
然而,詩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陷入了自我反思。他坦誠地表示自己沒有創作出令人歡樂的作品,他的才思似乎不足以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詩人對自己才華的不滿和思考使得整首詩帶有一絲憂郁和自嘲的情緒。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才華的苦悶。它給人一種靜謐、唯美的感受,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意義和創作境遇的思考。詩人將自然景色與自身的感受相結合,以此表達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才華的矛盾與不滿,使詩詞更具思想性和情感共鳴。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寫景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身創作的批評和追求。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內心沖突的表達,使詩詞更具思想深度和情感內涵,給讀者帶來了共鳴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