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日出東門 / 作者:蘇軾 |
日日出東門,步尋東城游。
城門抱關卒,笑我此何求。
我亦無所求,駕言寫我憂。
意適忽忘返,路窮乃歸休。
懸知百歲后,父老說故侯。
古來賢達人,此路誰不由。
百年寓華屋,千載歸山丘。
何事羊公子,不肯過西州。
|
|
日日出東門解釋:
《日日出東門》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日出東門,步尋東城游。
每天早晨我都去東門,漫步在東城游玩。
城門抱關卒,笑我此何求。
城門守衛關上了,他們笑我追求何事。
我亦無所求,駕言寫我憂。
我也無所追求,只是用文字表達我的憂愁。
意適忽忘返,路窮乃歸休。
意念隨意而來,忽然又忘卻,走到盡頭就返回休息。
懸知百歲后,父老說故侯。
誰能預知百年之后,老者們說起過去的名士。
古來賢達人,此路誰不由。
自古以來,有才德的人,都會經過這條路。
百年寓華屋,千載歸山丘。
百年住在華麗的房子里,千載歸于山丘。
何事羊公子,不肯過西州。
為何羊公子(指自己)不愿前往西州。
這首詩詞以蘇軾的個人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他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每天早晨都去東門,不為別的目的,只是想散心游玩,享受自由自在的時光。然而,城門的守衛卻嘲笑他,認為他這樣做沒有追求。蘇軾則表示自己并不追求什么,只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憂愁。他的思緒很快轉移,忘記了自己的憂愁,走到路的盡頭就返回休息。接著,他提到人生的無常,誰能預知百年之后,老者們講述過去的名士。他強調自古以來,有才德的人都會經過這條路,這是一種必然。最后,他自問為何自己不愿前往西州,可能是在思考自己對于人生的選擇和歸宿。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蘇軾的日常景象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獨特思考。他以自己的經歷為切入點,探討了追求與寧靜、人生的無常和選擇的問題。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同時,通過城門守衛的嘲笑和老者的講述,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長久流轉,傳遞了一種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視角和感悟,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