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師中挽詞 / 作者:蘇軾 |
大任剛烈世無有,疾惡如風朱伯厚。
小任溫毅老更文,聰明慈愛小馮君。
兩任才行不須說,疇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沒,可憐太白與殘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繼呼不還。
強寄一樽生死別,樽中有淚酒應酸。
貴賤賢愚同盡耳,君家不盡緣賢子。
人間得喪了無憑,只有天公終可倚。
|
|
任師中挽詞解釋:
《任師中挽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大任剛烈世無有,疾惡如風朱伯厚。
大任勇猛堅定,世間罕有;痛恨邪惡如狂風般,真誠厚道。
小任溫毅老更文,聰明慈愛小馮君。
小任溫和、堅毅,年事已高卻仍不忘努力進?。宦斆鞫葠?,小馮君。
兩任才行不須說,疇昔并友吾先人。
兩位先輩才華出眾,無需多言;曾經與他們交情深厚,是我的前輩。
相看半作晨星沒,可憐太白與殘月。
相互照看,半遮半掩如晨星消失;可憐太白星與殘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繼呼不還。
大任先離世,墓地尚未干涸;小任相繼離世,不再回來。
強寄一樽生死別,樽中有淚酒應酸。
勉強寄上一樽酒,表達生死別離之情,樽中的酒應該因悲傷而酸澀。
貴賤賢愚同盡耳,君家不盡緣賢子。
無論貴賤、賢愚,都將一同聽聞;您的家庭并不缺少有才德的子弟。
人間得喪了無憑,只有天公終可倚。
在人世間失去了依靠,只有仰仗天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兩位已故的前輩的懷念和敬意。他將兩位前輩稱為"大任"和"小任",贊揚他們各自在大事和小事上的優秀品質。"大任"被形容為剛烈勇猛,世間罕有,而"小任"則被贊揚為溫和堅毅、聰明慈愛。蘇軾將自己與這兩位前輩相比,感到自愧不如,他們曾經是朋友,但如今他們相繼離世,令他倍感可惜。
詩中的"晨星"和"太白"、"殘月"的描寫可能暗示了蘇軾與前輩之間的關系:他們曾經相互照顧、互相扶持,但如今其中一位已經消失,另一位也隨時可能離去,正如晨星逐漸消失,太白和殘月也不會久留。
最后幾句表達了蘇軾對離別和死亡的憂傷之情。他寄出的酒代表著他對逝去的前輩的哀思,其中的淚水使酒變得苦澀。詩中提到的貴賤、賢愚的人都將經歷死亡,唯有仰仗天公才能尋求依靠。
整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已逝的前輩的深深懷念和對生命離別的觸動。通過對這首詩詞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對兩位前輩的敬仰和對生死離別的思考。他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對大任和小任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的人的悲傷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詞通過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展現了蘇軾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