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 作者:蘇軾 |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
哀哉人子心,吾何愛一邑。
家庭拜前后,粲然發笑色。
豈比黃壤下,焚瘞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視此亦戲劇。
聊償曾閔意,遽與仙佛寂。
孤累臥江渚,永望墳墓隔。
作詩相楚挽,感慟淚再滴。
|
|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解釋: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是蘇軾于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微不足道的生命,像草木一樣微弱,無法感謝天地的造化之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母親慈祥的容顏如春風般柔和,然而卻無法看到兒子的成就。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從古到今都懷有這樣的遺憾,志向高遠的人卻失去了仰望的機會。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兒子怎會預知未來,因此經常感到悔恨,珍惜時光如金。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
吾君的光輝照耀著世間,母親卻委曲自己的情感,深入到內心的最深處。
哀哉人子心,吾何愛一邑。
哀嘆啊,子女的心思,我怎能只愛一個城邑。
家庭拜前后,粲然發笑色。
家庭的祭拜儀式前后,母親愉悅地展現笑顏。
豈比黃壤下,焚瘞千金璧。
哪里能與黃土下的墳墓相比,即便焚燒珍貴的黃金也無法媲美。
若人道德人,視此亦戲劇。
如果有道德高尚的人看到這一切,也會將其視為戲劇般的悲劇。
聊償曾閔意,遽與仙佛寂。
只能以此來彌補母親曾經的關切,匆匆離世與仙佛相伴。
孤累臥江渚,永望墳墓隔。
孤獨而勞累地躺在江渚之上,永遠望著墓地的隔閡。
作詩相楚挽,感慟淚再滴。
以作詩的方式表達對逝去的母親的思念之情,感慨萬分,再次滴下了悲傷的淚水。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母親慈祥的形象在詩中得到了生動描繪。蘇軾表達了對母親過早離世的遺憾和對母愛的無盡感激之情。整首詩詞以兒子對母親的懷念和悲傷為主題,通過對母愛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獨特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