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作者:蘇軾 |
江湖不在眼,塵土坐滿顏。
系舟清洛尾,初見淮南山。
淮山相媚好,曉鏡開煙鬟。
持此娛使君,一笑簿領間。
使君如天馬,朝燕暮荊蠻。
時無王良手,空老十二閑。
聊當出毫末,化服狡與頑。
勿謂無人知,古佛臨濤灣。
赤子視萬類,流萍閱人寰。
但使此可人,余事真茅菅。
|
|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解釋: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湖不在眼,塵土坐滿顏。
看似平凡的江湖世界不局限于眼前的景色,而是融入到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作者憂郁沉思,顏面上沾染了塵土,可能指代他在世事紛擾中的際遇。
系舟清洛尾,初見淮南山。
系上小船,靠近清澈的洛水尾流,初次看到了淮南山的美景。洛水和淮南山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愛的景點,這里可能是作者游歷途中的一個場景。
淮山相媚好,曉鏡開煙鬟。
淮南山的美景令人陶醉,清晨的陽光照在山脈上,如同打開了一面鏡子,山頂的云霧像是美麗的發髻。這里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
持此娛使君,一笑簿領間。
拿著這首詩詞來取悅使君,使君一笑之間,將這首詩詞登記在冊。這里的使君可能指代詩人的朋友或官員身份的人物,作者將自己的心思表達給他,希望能夠得到一份認可和欣賞。
使君如天馬,朝燕暮荊蠻。
使君像天馬一樣高潔自由,白天在朝廷任職,晚上則在荊蠻之地。這里可能指代使君的職位地位較高,同時也展示了使君行走于朝野之間的辛勞和忙碌。
時無王良手,空老十二閑。
如今沒有人能像王良那樣高明的技藝,只能空等度過十二個無所事事的閑散時光。這里提到了王良,是指古代傳說中的王良和諸葛亮,他們都是智勇雙全的人物,作者希望自己能有一位能夠倚重的賢才。
聊當出毫末,化服狡與頑。
只好將自己微不足道的才華發揮出來,化解了狡猾和頑固之人的疑慮和誤解。這里表達了作者在社會中的無奈和自愧不如,只能以自己微薄的才華來應對周圍的狡詐和固執。
勿謂無人知,古佛臨濤灣。
不要說沒有人了解,就像古代的佛陀臨臨海而住,他并不被世人所知。這里可能是作者對自己的一種自我安慰,即使沒有被人理解和賞識,也不妨礙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堅守。
赤子視萬類,流萍閱人寰。
像赤子一樣純真地看待萬物,像漂浮的萍水一樣游歷人世間。這里表達了作者秉持著純真和包容的心態,用一種超然的姿態去觀賞世間的萬象和人情。
但使此可人,余事真茅菅。
只要這首詩詞能夠讓人滿意,那么其他瑣事就像茅草和菅席般微不足道了。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作品的謙遜態度,將一切瑣碎的事情放在一邊,將精力專注于創作和表達。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和意境展示了詩人的內心思緒和對世事的思考。通過對江湖、山水、使君等元素的描繪,抒發出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社會現實的無奈。詩中展現了作者對于純真和包容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才華的自我懷疑和謙遜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蘇軾的獨特才華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