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 / 作者:蘇軾 |
南漪杜鵑天下無,披香殿上紅氍毹。
鶴林兵火真一夢,不歸閬苑歸西湖。
|
|
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解釋:
《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南漪堂杜鵑花的美麗和與它相伴的一些意象。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南漪杜鵑天下無,
披香殿上紅氍毹。
鶴林兵火真一夢,
不歸閬苑歸西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南漪堂杜鵑花為題材,表達(dá)了作者對這種花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下面逐句解析:
南漪杜鵑天下無:南漪是地名,指的是地處南方湖泊的一片水域。杜鵑花在南漪堂盛開,無人能夠超越它的美麗。這句表達(dá)了作者對杜鵑花的贊美,將其置于天下無敵的地位。
披香殿上紅氍毹:披香殿是指菩提寺的一座殿堂,紅氍毹是一種紅色的毛織品。這句描繪了杜鵑花在披香殿上盛開的景象,形容了花朵的艷麗和鮮艷的紅色。
鶴林兵火真一夢:鶴林指的是虛構(gòu)的地名,兵火表示戰(zhàn)亂。這句詩意呼應(yīng)了前兩句贊美的情景,表達(dá)了一種對和平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矛盾感。作者認(rèn)為戰(zhàn)亂和紛爭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與杜鵑花的美麗相比,這些世俗的紛擾并不值得關(guān)注。
不歸閬苑歸西湖:閬苑指的是皇家園林,而西湖是蘇州的一處著名風(fēng)景名勝。這句表達(dá)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他不愿意回到皇家園林的繁華世界,而是更愿意回到西湖的自然景色中,享受寧靜和自由。
整首詩以杜鵑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和與其他意象的對比,表達(dá)了對美麗、和平和自由的向往。它展示了蘇軾深刻的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越,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