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 作者:盧僎 |
握鏡均荒服,分衡得大同。
征賢一臺上,補吏五谿中。
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
漢庭暌直諒,楚峽望清通。
馬逐霜鴻漸,帆沿曉月空。
還期鳳池拜,照耀列星宮。
|
|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握鏡均荒服,分衡得大同。
征賢一臺上,補吏五谿中。
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
漢庭暌直諒,楚峽望清通。
馬逐霜鴻漸,帆沿曉月空。
還期鳳池拜,照耀列星宮。
詩意:
這首詩是盧僎寫給戶部郎中的送別之作。詩中描繪了送行的情景,表達了對郎中使在黔府(貴州)選拔補充官吏的使命的祝福和對其才能的贊賞。詩人通過描繪天地間的自然景物,與政治與文化的相互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契合,展示了唐代社會的和諧與繁榮。
賞析:
首先,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握鏡與荒服、分衡與大同等放在一起,展示了在選補官吏中追求公正和平等的精神。其次,詩人通過描繪雨露撫慰大地和文章傳播國風的場景,強調人們的才華和文化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再者,詩人使用了“漢庭暌直諒,楚峽望清通”這樣的對句,展示了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廣闊和暢通。最后,詩人以馬逐霜鴻、帆沿曉月等景物來延伸表達對郎中使的祝福和期望,展示了對其將會在鳳池(古代祭祀處)登上高位,輔佐皇帝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展示了唐代社會的政治、文化和自然景觀,通過具象化的描述和比喻手法,展示了作者對選補官吏、文化傳播和社會契合的思考和祝福。詩歌表達了一種和諧、包容和向上的社會風貌,展示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