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陽橋送別 / 作者:柳中庸 |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
|
河陽橋送別解釋: 河陽橋送別
黃河流出有浮橋,
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
北風驅馬雨蕭蕭。
中文譯文:
黃河流出有浮橋,
晉國的歸人此路遙。
若站在闌干旁邊,千里望去,
北風驅馬,雨蕭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河陽橋送別晉國歸人的情景。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的歸人必須經過這條橋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詩人站在橋邊,遠遠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千里之外。北風呼嘯著,雨水紛紛而至,給這個離別增添了凄涼的氛圍。
賞析:
《河陽橋送別》是唐代詩人柳中庸的一首短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凄涼。詩中黃河流出有浮橋,象征著離別的邊界,晉國的歸人必須經過這條橋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增加了離別的遙遠感。詩人站在橋邊,遠遠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留戀之情。北風驅馬,雨蕭蕭,給這個離別增添了凄涼的氛圍,使人感到離別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