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菊 / 作者:蘇軾 |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來出細粟,稍覺芳歲老。
孤根蔭長松,獨秀無眾草。
晨光雖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臥不出,黃葉紛可掃。
無人送酒壺,空腹嚼珠寶。
香風入牙頰,楚些發天藻。
新荑蔚已滿,宿根寒不槁。
揚揚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頗訝昌黎翁,恨爾生不早。
|
|
甘菊解釋:
《甘菊》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菊花在寒冷的秋天中依然傲然開放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菊花堅韌不拔、頑強生長的贊美,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來出細粟,稍覺芳歲老。
孤根蔭長松,獨秀無眾草。
晨光雖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臥不出,黃葉紛可掃。
無人送酒壺,空腹嚼珠寶。
香風入牙頰,楚些發天藻。
新荑蔚已滿,宿根寒不槁。
揚揚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頗訝昌黎翁,恨爾生不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菊花為主題,通過描寫菊花在寒秋之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和對人生短暫的思考。
首兩句“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通過對比山區春天開始變冷和菊花卻更加美麗的情景,凸顯了菊花的堅韌和頑強。接著,“朝來出細粟,稍覺芳歲老”,描繪了秋天的豐收和歲月的流轉,暗示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短暫。
接下來的幾句“孤根蔭長松,獨秀無眾草。晨光雖照耀,秋雨半摧倒。”通過對菊花孤獨而挺拔的形象的描繪,強調了菊花在逆境中的堅強和不屈,即使受到秋雨的摧殘,仍能傲然挺立。
詩的后半部分,“先生臥不出,黃葉紛可掃。無人送酒壺,空腹嚼珠寶。香風入牙頰,楚些發天藻。新荑蔚已滿,宿根寒不槁。揚揚弄芳蝶,生死何足道。頗訝昌黎翁,恨爾生不早。”通過對自身的自省和感慨,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人生的反思。作者以“先生”自稱,暗示自己的晚年,黃葉紛飛象征歲月的流逝。詩中的“無人送酒壺,空腹嚼珠寶”表達了對逸樂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兩句“揚揚弄芳蝶,生死何足道。頗訝昌黎翁,恨爾生不早。”表達了對生死的淡然態度,認為生死并不足以成為人生的關鍵,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滿足。
整首詩詞以菊花為象征,表達了菊花堅韌不拔、頑強生長的精神,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通過描繪菊花在秋天中的生命力和堅強意志,詩人贊美了菊花的美麗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并與自身的生命經歷進行了對比和反思。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文學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