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菊 / 作者:蘇軾 |
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應(yīng)緣霜后苦無花。
|
|
寒菊解釋:
《寒菊》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輕柔的肌膚和纖弱的骨架散發(fā)出清幽的花香,
真是像是青色的裙子和兩束髻發(fā)。
它本應(yīng)與黃色的菊花共同享有美名,
可惜因霜后而苦無花朵。
詩意:
《寒菊》以描繪菊花的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情感。詩中通過對菊花的細膩描繪,展現(xiàn)出一種柔美而脆弱的意象。菊花雖然在寒冷的季節(jié)中盛開,但它們卻以其獨特的花香和美麗的外貌給人帶來了愉悅和驚喜。然而,這種美麗是短暫的,隨著霜后的到來,菊花凋零,再也無法開放。詩人通過這種對菊花的描繪,抒發(fā)了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感慨和無奈。
賞析:
《寒菊》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詩詞,通過對菊花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輕肌弱骨散幽葩"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菊花柔美的外貌和芳香的氣息,給人一種優(yōu)雅而清新的感覺。接著,"真是青裙兩髻丫"這句描寫將菊花與女子的容貌相比,進一步強調(diào)了菊花的美麗和纖弱。而"便有佳名配黃菊"這句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美名的稱贊,暗示著菊花的高雅和與黃菊相匹配的地位。最后一句"應(yīng)緣霜后苦無花"則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暫,菊花雖然美麗,卻隨著霜后而凋謝,再也無法綻放。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煉的語言,通過對菊花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使讀者思索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瞬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