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潼關 / 作者:徐夤 |
洞壑雙扉入到初,似從深阱睹高墟。
天開白日臨軍國,山夾黃河護帝居。
隋煬遠游宜不反,奉春長策竟何如。
須知皇漢能扃鐍,延得年過四百馀。
|
|
憶潼關解釋: 《憶潼關》
洞壑雙扉入到初,
似從深阱睹高墟。
天開白日臨軍國,
山夾黃河護帝居。
隋煬遠游宜不反,
奉春長策竟何如。
須知皇漢能扃鐍,
延得年過四百馀。
中文譯文:
回憶潼關
洞壑之間的雙扉初次進入,
好像從深坑中望見高墟。
天空陽光照臨著軍國,
群山環護黃河護著帝居。
隋煬遠游宜不返回,
執掌春耕的長策到底如何。
應該知道,皇漢能夠長治久安,
歷經年歲已經過去四百余年。
詩意:
這首詩以潼關為背景,描述了作者懷念古代帝王的輝煌和智慧。詩中通過洞壑、深坑等意象,描繪了進入潼關的景象,展示了潼關作為軍事要塞的重要性和山河相依的壯麗景色。詩人通過隋煬帝遠游不回、奉春長策等描述,表達了對古代帝王治理國家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最后一句表達了皇漢時代長治久安的驚人歷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歷史景觀和帝王治理的氣象。通過對潼關的描繪,展現了自然山河的壯麗和歷史的底蘊。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帝王的贊頌透過簡練的詩句表達出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體現了唐代詩歌重視歷史記載和儒家思想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