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中偶題 / 作者:徐夤 |
聽話金仙眉相毫,每來皆得解塵勞。
鶴棲云路看方貴,僧倚松門見始高。
名利罷燒心內火,雪霜偏垢鬢邊毛。
銀蟾未出金烏在,更上層樓眺海濤。
|
|
寺中偶題解釋: 《寺中偶題》
金仙眉相毫,聽話,每次來都能解除塵勞。
看到在云路上休息的仙鶴,覺得很珍貴;
看到倚在松樹門旁邊的和尚,覺得很高尚。
放下名利之火,心中不再燃燒;
積雪和霜不再沾污鬢角。
銀蟾還未出現,金烏已經高掛,
我更上層樓眺望海浪的翻滾。
詩詞賞析:
這首詩以寺廟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和佛教文化的贊美。金仙是形容修行者的美稱,表示他們具有仙人一樣的品質和修養。眉相毫則強調他們的修行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能夠洞悉人世的紛擾并解脫苦惱。他們如仙鶴一般高貴,如和尚一般虔誠。詩人看到他們的形象,感受到了他們的美好,并且在他們的影響下放下了紛擾,心中的火焰得以熄滅。他的鬢角也不再被歲月的滄桑所染污。銀蟾未出現,金烏已高掛,表達了他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眺望更廣闊的世界的愿望和決心。整首詩詠敘清新脫俗之美,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和佛教文化的贊美,展示了唐代古人對于精神境界追求的追尋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