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 / 作者:徐夤 |
路上長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源。
依稀日下分天闕,隱映云邊是國門。
錦袖臂鷹河北客,青桑鳴雉渭南村。
高風九萬程途近,與報滄洲欲化鯤。
|
|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解釋: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是唐代徐夤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即將進入長安城的一幅壯麗景象。
詩中寫道,詩人站在灞陵,遙望西方,看到了長安城的輪廓。長安離詩人非常近,就像咫尺一樣。陽光照在天空,將天闕分成兩半,長安的城門在云的邊緣隱隱約約可見。
詩人描繪了兩個不同的人物,一個是來自北方的客人,他的袖子上有一只鷹,代表他的威嚴和權勢;另一個是來自南方的村民,村里的桑樹上傳來雉鳴的聲音,代表著他們平凡的生活。
最后詩人說,即將進入城市的他,乘著狂風,已經行進了九萬里,離長安越來越近。他期待著抵達長安,向朝廷報告他所見到的事物,就像傳說中的鯤鳥化身為巨大的魚一樣,要將這個巨大的城市變化無常的情況告知給皇帝。
這首詩詞描繪了長安城的壯麗景象,以及詩人即將進城的期待和希望。通過對長安的描述,詩人展現了唐代城市繁榮和文化的輝煌,同時也傳達了詩人渴望在長安展現自己才華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