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 作者:徐夤 |
廢苑荒階伴綠苔,恩疏長信恨難開。
姑蘇麋鹿食思食,楚澤王孫來不來。
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
燕昭沒后多卿士,千載流芳郭隗臺。
|
|
草解釋: 《草》(原文)
廢苑荒階伴綠苔,
恩疏長信恨難開。
姑蘇麋鹿食思食,
楚澤王孫來不來。
色嫩似將藍汁染,
葉齊如把剪刀裁。
燕昭沒后多卿士,
千載流芳郭隗臺。
《草》(譯文)
荒廢的皇家園林,綠苔伴著階梯,
寵信和疏遠之間的情誼難以開展。
姑蘇地區的麋鹿期待著它們的食物,
楚國的王孫是否會來訪?
草色嫩綠,像被藍色染料染過,
葉子整齊得像被剪刀剪裁過。
漢獻帝去世后,崇文殿多了許多賢士,
千年過去了,郭隗的名聲延續不斷。
《草》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廢棄的園林景象,但通過對廢園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人情冷暖的思考。草生長在廢棄的園林中,綠苔覆蓋在階梯上,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荒廢的景象。作者由此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的寵愛和疏遠,這種情感交織在心底,卻難以展開。作者還提到了姑蘇地區的麋鹿期待食物的心情,以及楚國王孫的到訪,這些都是作者對人情淡淡的期待和遺憾。
在描寫草的特點時,作者用“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來形容。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草的柔軟和整齊。草本身無論在何時何地都顯示出生命的力量和頑強的生命力。
最后,作者提到了燕昭去世后,郭隗臺上有很多賢士,在千載之后,他們的名聲依然流傳不息。這部分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人們對千古名人及其事跡的敬仰和懷念。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廢園、草以及歷史人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人情的思考。詩意深遠,意境優美,給人以一種淡然而又留韻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