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 / 作者:徐夤 |
水盡銅龍滴漸微,景陽鐘動夢魂飛。
潼關雞唱促歸騎,金殿燭殘求御衣。
窗下寒機猶自織,梁間棲燕欲雙飛。
羲和晴聳扶桑轡,借與寰瀛看早暉。
|
|
曉解釋: 《曉》
水盡銅龍滴漸微,
景陽鐘動夢魂飛。
潼關雞唱促歸騎,
金殿燭殘求御衣。
窗下寒機猶自織,
梁間棲燕欲雙飛。
羲和晴聳扶桑轡,
借與寰瀛看早暉。
中文譯文:
水已經傾盡,銅龍滴水越來越少,
晨鐘鳴動,夢魂飛散。
潼關的雞唱著,催促著返回的騎士,
金殿的蠟燭燃盡,尋求著御衣。
窗下的寒機依然在織,
梁間的燕子欲飛成雙。
羲和騎在晴朗的扶桑馬上,
借給大地,廣寒之地,一同看早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晨的景象和感受。水已經流盡,銅龍無水可滴,象征天地間某個時間節(jié)點的結束。晨鐘鳴動,從夢中醒來的人感受到魂魄的飛散。潼關已經雞聲四起,催促返回的騎士們回程。金殿的蠟燭已經燒盡,宮廷內的人們著急找御衣來著裝。窗下的寒機仍然在織,梁間的燕子意欲成雙飛。羲和(太陽神)騎著扶桑馬,升起到天邊,成為早晨的太陽,為大地和廣寒之地帶來朝陽。
整首詩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人們的活動,象征著一天的開始。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們的行為,表達了歲月更替、大地的運行和宇宙的美妙。詩中的水盡銅龍、夢魂飛、雞唱歸騎、金殿燭殘、窗下寒機、梁間棲燕、羲和扶桑等形象生動而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整首詩筆觸清新婉約,意境深邃悠遠,給人以寧靜舒適、感嘆時光流轉的美妙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