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 / 作者:徐夤 |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鬢緌冠豈道窮。
殼蛻已從今日化,聲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籬菊花開露,暮促庭槐葉墜風。
從此最能驚賦客,計居何處轉飛蓬。
|
|
蟬解釋: 《蟬》是徐夤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蟬的寒鳴、殼蛻與聲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蟬,在寒冷的時候與眾多的蟲子共同鳴叫,翅膀和鬢角上的絨毛豈會顯得貧乏。蟬蛻已經從今天開始蛻變,聲音的憂愁又怎能和去年的蟬鳴相比。
早晨催促著籬笆邊的菊花開放,傍晚則促使庭院里的槐樹葉子隨風飄落。從此之后,最能吸引文人雅士的就是蟬,不知會停駐在哪個地方,轉而飛向何處。
《蟬》這首詩表達了蟬的聲音與殼蛻的變化,以及蟬蟲在季節更替中的不同表現。蟬在秋冬時分鳴叫,與其他蟲子不同,顯示了它與眾不同的特質。蟬蛻變化翻新,體現了生命的循環與變化。詩人通過蟬的聲音和殼蛻的變化,表達出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蟬和季節的更替相互映照,以及詩人對蟬的關注,也體現了自然界對人類的啟示和賜予。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徐夤對于蟬的深入觀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