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二首 / 作者:徐夤 |
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凰毛。
駑駘燕雀堪何用,仍向人前價例高。
賦就長安振大名,斬蛇功與樂天爭。
歸來延壽溪頭坐,終日無人問一聲。
|
|
偶題二首解釋: 《偶題二首》
買骨須求騏驥骨,
愛毛宜采鳳凰毛。
駑駘燕雀堪何用,
仍向人前價例高。
賦就長安振大名,
斬蛇功與樂天爭。
歸來延壽溪頭坐,
終日無人問一聲。
中文譯文:
買骨時要買騏驥的骨頭,
愛好毛品要選擇鳳凰的羽毛。
低劣的駑駘和普通的燕雀有什么用,
依然在人們面前有很高的價值。
以長安的賦文揚名于世,
與樂天爭斗,展現著斬蛇的功夫。
回到延壽溪邊坐著,
整天沒有人問候一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買骨和愛好毛品來揭示人們對名貴品的追求。作者說買骨時要買最好的骨頭,即騏驥的骨頭,表達了追求上等品質的心態。而愛好毛品時,要挑選最好的,即鳳凰羽毛,表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詩中,作者對低劣的駑駘和普通的燕雀不屑一顧,認為它們在人們面前還是有很高的價值。這句話暗示了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接著,詩人以賦文聞名于世,并以斬蛇的功夫與樂天相較,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野心。賦文在唐代是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能夠以文字展現才情和名聲。斬蛇是古代傳說中的英雄壯舉,與樂天一起,暗示了作者的自信和對成就的追求。
最后,詩人回到延壽溪邊坐著,一整天都沒有人問候。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暗示作為才子的他可能缺乏人際關系的支持和關心。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名貴品的追求和對成就的追求,同時也帶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