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長公主挽歌 / 作者:上官儀 |
湘渚韜靈跡,娥臺靜瑞音。
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
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
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
|
|
高密長公主挽歌解釋: 《高密長公主挽歌》是唐朝上官儀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湘渚韜靈跡,
娥臺靜瑞音。
鳳逐清簫遠,
鸞隨幽鏡沉。
霜處華芙落,
風前銀燭侵。
寂寞平陽宅,
月冷洞房深。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悲傷的畫面,描繪了高密長公主的離世帶來的寂靜和悲傷。詩中通過比喻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長公主的美麗與優雅,以及她的逝去所帶來的孤寂和凄涼。
賞析:
1.詩的開頭,用“湘渚韜靈跡”來描繪高密長公主,湘渚一詞意味著她的美麗和高貴。儀仗是古代皇子公主出游時所用,這里指的是公主的靈柩離去。
2.“娥臺靜瑞音”,娥臺表示公主的美麗聲音靜默了,“瑞音”含有了凄涼的意味。整句表達了公主逝去后的寂靜和悲傷。
3.“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鳳指公主的精神化身,簫是指音樂,遠指這些美好的事物都離開了,再也不見了。鸞是鳳的伴侶,沉指她的影子隨著幽鏡的映射而消失了,整句表達了失去公主的美好與快樂。
4.“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華芙是花的名字,這里指的是百花凋謝之景,用來比喻公主容顏的凋零。銀燭表示寂靜和悲傷,整句表達了眾人對公主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5.“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平陽宅是公主的居所,這里表達了公主離世后宅院的寂寞。月冷洞房深則表達了夜晚的孤寂和空虛。
這首詩以唐代女詩人上官儀的規范的文學風格,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情感,表達了長公主逝去后的悲傷和凄涼之情。整首詩流露出作者悲痛的心情,展現了對長公主的深深思念和懷念之情,堪稱一首優美悲切的挽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