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秋日即目應(yīng)制 / 作者:上官儀 |
上苑通平樂,神池邇建章。
樓臺相掩映,城闕互相望。
緹油泛行幔,簫吹轉(zhuǎn)浮梁。
晚云含朔氣,斜照蕩秋光。
落葉飄蟬影,平流寫雁行。
槿散凌風(fēng)縟,荷銷裛露香。
仙歌臨枍詣,玄豫歷長楊。
歸路乘明月,千門開未央。
|
|
奉和秋日即目應(yīng)制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奉和秋日即目應(yīng)制
上苑通平樂,神池邇建章。
樓臺相掩映,城闕互相望。
緹油泛行幔,簫吹轉(zhuǎn)浮梁。
晚云含朔氣,斜照蕩秋光。
落葉飄蟬影,平流寫雁行。
槿散凌風(fēng)縟,荷銷裛露香。
仙歌臨枍詣,玄豫歷長楊。
歸路乘明月,千門開未央。
詩意:
這首詩是上官儀以秋日景色為題,和平樂和長安城的景觀為背景,表達了秋季的美麗和壯觀。詩中以秋日景色為線索,描繪了樓臺、城闕、行幔、簫吹、晚云、落葉、雁行、槿花、荷花等等,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氣息,同時又增添了一些仙韻之感,營造出秀美的畫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城市景觀和自然景色,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美麗的秋季世界。詩中的樓臺、城闕、行幔等都是長安城的建筑景觀,形成了層次感。而秋天特有的云、風(fēng)、露、月等自然元素也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晚云含朔氣","斜照蕩秋光"等,使整首詩透出凄美、幽遠的意境。
此外,詩中還出現(xiàn)了槿花和荷花,增添了一絲花香的詩意。同時,仙歌和長楊也出現(xiàn),使整首詩更多了一分仙境的色彩。最后兩句"歸路乘明月,千門開未央"以明月和千門作為結(jié)束,使整首詩有了一種圓滿的感覺。
這首詩情景交融,描繪了美麗的秋天景色,展示了唐代的城市風(fēng)貌和大自然的魅力。詩中充滿了濃烈的情感和細(xì)膩的描寫,讀來給人一種寧靜、美好的感覺。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對美景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