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宜春赴舉 / 作者:盧肇 |
秋天草木正蕭疏,西望秦關別舊居。
筵上芳樽今日酒,篋中黃卷古人書。
辭鄉且伴銜蘆雁,入海終為戴角魚。
長短九霄飛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虛。
|
|
別宜春赴舉解釋: 《別宜春赴舉》是唐代盧肇創作的一首詩。該詩以秋天草木蕭疏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未來的憧憬。
詩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草木凋零,蕭疏寥落。詩人望向西邊的秦關,與舊居作別。筵上的芳酒、篋中的古文書,都成了今日的飯菜和娛樂,表明現實的追求和生活的瑣碎。
離鄉時,詩人選擇了帶上扁舟和帶蘆的雁,寓意著和親人的情感聯結。然而,最終入海的魚總是會長出角,也象征著不論起初有多個性,到最后往往都會成為自己內心的真實。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大志的抱負,他的雄心壯志直上九霄,不想就此以毛羽輕薄的形態輪回,而是追求永恒的價值與意義。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對未來的期待和個人追求的努力。通過反思對生活的演繹,描繪出一個對理想追求的艱難與堅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