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父歌三首 / 作者:李珣 |
水接衡門十里馀,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絳。
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
|
漁父歌三首解釋: 詩詞《漁父歌三首》是唐代詩人李珣所作。詩中描繪了漁父的生活情景和心態,并借漁父的生活表達了一種對虛名與功利的嘲諷和追求自由閑適的愿望。
詩意:
《漁父歌三首》通過漁父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和對自然、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人以漁父為主角,描繪了他執著地垂釣于水中,無所求的心態。漁父不為官位、祿位所動,以漁為樂,對財富和功名不屑一顧。作者把漁父的生活與自己對世俗名利的冷漠進行對照,以此表達了自己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
譯文:
水與衡門相接十里有余,我信任的船準備歸去,躺著看書。
我對那些輕忽擺弄的貴族身份和權位灰心喪志,我追求奧妙的玄學。
不要只說漁夫為了魚而過起這種生活,小看了他。
避世垂釣,不記年歲流轉,我寧愿過自己寬松的生活,而不是去向高官仕途看齊。
品飲白酒,面對青山,笑指著柴門等待月光回歸。
船槳警惕地劃開水面,濺濕我的袍子,倒映在潭水中的柳枝垂下。
整日都陶醉其中,不再受塵埃勞煩,曾經看到過錢塘江上波濤滾滾的景象。
賞析:
《漁父歌三首》全詩通過對漁父垂釣生活的描繪,以及對世俗官位、貴族身份的鄙視,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嘲諷。詩中通過描寫漁父舒適、自由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冷落和對寧靜閑適生活的追求。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水面、青山、柳枝等,進一步增強了詩情的深刻。
整首詩把世俗的名利與漁父的自由、寧靜生活做了對比,并以此來反映自己的心態和追求。通過漁父的形象,作者嘲諷了那些追逐功名的人們,表達了自己對寧靜自由生活的珍視。整體而言,這首詩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懷,抒發了對世俗名利的不以為然,并呼吁追求內心自由、寧靜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