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 / 作者:白居易 |
手札八行詩一篇,無由相見但依然。
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禪。
支許徒思游白月,夔龍未放下青天。
應須且為蒼生住,猶去懸車十四年。
|
|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解釋: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
手札八行詩一篇,無由相見但依然。
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禪。
支許徒思游白月,夔龍未放下青天。
應須且為蒼生住,猶去懸車十四年。
譯文:
在香山寺過夜,回復廣陵的牛相公寄來的信。
八行詩,無法親自相見,但我們的心意依然相通。
你在輔佐圣明的君主行道,我在空王的身邊專心修禪。
你思念著游歷白日月,我還未將手中權力放下。
你應該暫時為了人民而停留,我仍然駕車漂泊已經十四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與廣陵的牛相公之間的情感交流。白居易在詩中以八行詩的形式回復了牛相公寄來的信,表達了彼此無法面對面相見的遺憾,但又強調了彼此心意相通的重要性。
白居易自謙地表示自己只是一個修禪的空王,而牛相公則在輔佐圣明的君主行道,兩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各自努力。白居易言簡意賅地表達了自己對于禪修的專注,而牛相公則承擔著重要的政治責任。
詩中提到了支許、夔龍等山川神獸的形象,暗示了兩人的追求和責任。白居易表示自己還未放下手中的權力,而牛相公則應該為了人民的福祉而停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與牛相公之間的情感和境遇。通過對比兩人的不同角色和追求,詩人展示了各自的努力和奉獻。白居易在詩中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修禪的心境,而牛相公則代表了為政的責任和擔當。
詩中運用了山川神獸的形象,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意境。詩人通過這些象征物,表達了自己和牛相公在各自崗位上的不同努力和奉獻,以及對于人民福祉的關注。
整首詩詞簡潔有力,表達了作者對于牛相公的思念和對于政治責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比和對話的方式,展示了兩個不同角色在各自崗位上的奮斗和堅守,同時也呈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這首詩詞在描繪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