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 作者:裴迪 |
不遠灞陵邊,安居向十年。
入門穿竹徑,留客聽山泉。
鳥囀深林里,心閑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從此愿棲禪。
|
|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解釋: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是唐代詩人裴迪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離開灞陵不遠處,
我安居在這里已有十年。
穿過竹徑進入門,
留下客人聆聽山泉聲。
鳥兒在茂密的林木中囀鳴,
心境寧靜,在落日余暉前。
浮名終究無益處,
從此愿意安住禪修之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定居在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的生活。詩人在這里已經安居十年,過著寧靜的生活。他穿過竹徑,進入寺院,留下了來訪的客人,共同聆聽山泉的聲音。詩人感嘆在這片茂密的林木中,鳥兒的鳴叫,和落日的余暉映照下,他的心境變得寧靜。詩人體會到名利浮華終究無益,他決定在這里安住,專心修行禪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尋求心靈寧靜的追求和生活方式。通過描寫寺院的環境和自然景色,詩人表達了自己遠離塵囂,追求心境寧靜的愿望。詩詞中的“留客聽山泉”,呈現出詩人樂于與人交流,分享內心感受的態度。最后兩句“浮名竟何益,從此愿棲禪”,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超脫態度,他認為注重修行才是真正有益的事情。整首詩詞氛圍樸實寧靜,通過寺院的舒適環境和與自然的融合,給人一種恬淡寧靜的感覺,展現了作者追求心靈自由的向往。同時,這首詩詞也傳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強調追求內心的平靜和修行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