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 作者:裴迪 |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無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蔣生三徑枉相過。
芙蓉曲沼春流滿,薜荔成帷晚靄多。
聞說桃源好迷客,不如高臥眄庭柯。
|
|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解釋: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恨不逢君出荷蓑,
青松白屋更無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
蔣生三徑枉相過。
芙蓉曲沼春流滿,
薜荔成帷晚靄多。
聞說桃源好迷客,
不如高臥眄庭柯。
中文譯文:
恨不得與您相遇在春日的花園里,
青松和白房子沒有其他人。
陶令的五個兒子沒有出類拔萃,
蔣生的三條小徑都是枉然途過。
芙蓉曲沼的春水漫過了池塘,
薜荔蔓延在帷幕上,晚霞紛紛。
據說桃源是一個吸引迷客的好地方,
但還不如高臥在庭園柯木的邊。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在一個春日與王右丞一同來到新昌里,尋找呂逸人卻沒有找到的場景。詩人一方面表達了對于無法與心儀之人相遇的遺憾之情,另一方面通過對于陶令和蔣生的寓意,呈現了對于現實生活中很多有才華有潛力的人們被埋沒和被忽視的隱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字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遇見心儀之人的殷切期望以及對于才華被埋沒的無奈之情。通過描繪春日花園和青松白房子的景象,詩人展現了一種清新幽靜的意境。縱觀全詩,作者通過對于陶令和蔣生的借代,傳達了對于人才被埋沒和被忽視的思考。詩人進一步描繪了芙蓉曲沼春水漫過池塘和薜荔蔓延帷幕的情景,以及關于桃源的傳聞,以此突顯了對于尋找理想中的歸屬地的渴望。最后,作者提出了高臥眄庭柯的比喻,表達了對于追求自我內心的寧靜和平和的仰望。整首詩以隱喻和意象的形式,將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考娓娓道來,引發讀者思考人生與真實的現實之間的關系。 |
|